加入收藏  |  设为首页
全文检索:
 
提案选登
 
首页 > 提案选登
关于城市绿化建设的几点建议
发布时间: 2014-01-20 15:25:52

  近年来,太仓在城市发展实践中,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,且尤其突出都市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——城市绿化的作用,将无生命的人工建筑与有生命的大自然相协调,以求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进。为此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,城市绿化的主管部门共同努力下,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,使得城市的绿化率大大提高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
然而在过去的城市绿化中,存在着追求“新、奇、特”现象,未遵循生态规律。城市林多采用纯林种植模式,其结构单一,物种丰富度低,自然度不高,容易遭受大规模病虫害,往往无法依靠其自身抵抗力和恢复力维持平衡,只能使用大量杀虫剂,导致二次污染,在市区形成一片片有绿无虫、有绿无鸟的绿色“沙漠”。为追求即刻形成的景观效应而大量采用直接移栽古树巨木的手法,植物移植过程中,为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移植成活率,通常会直接砍掉枝繁叶茂的树冠层,仅留下几根枝条,种植这钟“杀头树”,既影响了景观美感,又阻碍森林的稳定发展。为了营造奇特景观,常跨地带种植昂贵的外来植物,不但种植成本高,而且需要大量人工维护,大大拉升了养护成本。无论是移植而来的古树巨木,还是需要包裹厚厚外衣越冬的热带植物、无法正常变色的温带色叶树种,亦或是难以驯化的高山植物,但这些无法有效提供生态服务功能,更不能正常融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跨地带性种植,只都是城市的“伪绿”。城市在大量建设标志性建筑时,却忽略了植物所具有的地标性特质,一些城市绿地成为世界植物园,努力展示各地的奇花异草,归根结底是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不足。城市文化不仅体现在人文环境上,同时也应体现在自然生态上,一味移花接木,本土文化何存?城市绿化不应仅仅是一场都市化妆运动,洁化与美化并不等同于生态化,当下急需遵循生态发展观,重视与自然的拟合度,建设自然化、区域化、人性化的城市绿地。对此建议:

  对于规划或拟建或改造中的城市绿地,进行近自然化森林建设的尝试,以区域自然森林类型为参照,选择本地乡土种,应用容器育苗、混植混种等 “模拟自然”的手法,通过人工营造与自然生长的完美结合,短周期、低造价建造结构完整、物种多样性丰富、生物量高、后期完全可自然循环的 “少人工管护型”人工森林。由于选用根系发育良好的乔木幼苗而非种植大树,可使树态自然健全,成活率高;多种类乡土种的混植和野生植物的自然进入,大大提高了物种多样性,完整的乔-灌-草结构使其生物量高出草坪十多倍,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,不会出现由单一种类引发的大面积病虫害。由于完全遵循自然生长规律,从而无需长期的人工管理。近自然型森林和绿地必将成为城市的生命性地标,也是实现节约型绿化建设的有效途径。

 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